《內經生態觀》

訂閱


前言

  人類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很多有遠見的科學家認為,今後是生物、醫學帶頭發展的時代,關鍵是多學科的互補研究。因此,夸克(Quark)模型的創建者蓋爾曼(M. Gellman)組織多學科的專家,在美國新墨西哥州,成立聖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經常開會討論生態學(Ecology)、生命起源(Origin Of Life)、人類社會進化(Evolution of Human Society)以及理論免疫學(Theoretical Immulogy)(見本書附篇)。於是國際上有些醫科院校、提出研究「生態醫學」、「整體醫學」、「環境醫學」、「氣候醫學」。顯然這些新動向涉及到《黃帝內經》的整體觀。

   由於上述啟示,本書則從生態學的角度重新認識《內經》關於人體內外環境的相關性(未涉及針灸醫療方面的問題)。所以本書名為《內經生態觀》,與拙著《易經系統觀》相輔相成。因為醫學與易學同源,《易經》的本義在於指出地球生態系統八個自然狀態演化的基本模式,以及人類社會進化的階層。《內經》則直接教育人類認識五臟六腑與五運六氣的關係,從而維護生態、減少病態、遠離死態,享受天年,形神不衰。

   本書分上下兩卷編寫:上卷為《內經樞要生態觀》,就是將內經與生態環境有關的主要理論,進行統一的描述。著重討論與五運六氣有關的生態系統,生命有機體的屬性,與心腦脈衝電位有關的孤立波,以及其它理論。

   下卷為《內經大論生態觀》的簡明注釋。古往今來很多名醫認為《內經》的核心,不外《素問》九篇大論。然而大論的要旨在於教人通過研習大論,能返回「自性天真」的狀態,故在大論之後增加《素問.上古天真論》。《內經》除《素問》外,尚有《靈樞》,更具體地發揮了生理、病理的內容。所以本書又從《靈樞》選出與《素問》大論有關的十篇,進行簡釋;最後一篇名為《天年論》與《上古天真論》相對應。

   《易經》、《本草》、《內經》是中國最古的三大著作,直到如今,仍然稱為《三墳》。「墳」意味宇宙、生命的自然大道,可以說是多學科的背境。故重新認識這些大道,對於科學技術向整體性高層次發展是有利的。因此,作者經常與年齡很高的一些老先生討論生態、生物、醫學發展的方向,一致認為將接近中國的哲學。這與一些歐美科學家的觀點,特別是「耗散結構理論」的創建人普里高津的看法相一致。從而本書所選擇的內容與此有關,希望對中國文化重放光芒,稍盡棉薄之力。

   上述老先生經常研習《易經》與《內經》,重新認識《易經》哲理在於「開物成務,知來藏往」;《內經》則為「調元贊化,起死回生」。並體會到:讀《易經》可見天地之心,學《內經》則知氣血之道。因此,他們的身心健康,思路敏捷。

鑒於以上兩種原因,故在本書後面附有《易經》醫道與科學前沿有關的題材。這就使本書成為綜合性的論述,系統性不夠完整,歡迎廣大讀者指正。

牛實為
2002年11月28日
於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人文生態學
 
人文生態學簡介
 
人文生態觀
 
動力系統學習
 
學術研究與參考
 
探索活動



 
Copyright 2003. Eco-Vision (Charity)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