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他」 動力系統學習? 「息息相關」
《中國少年報》與生態視野,為配合國務院關於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召,於2006年5月共同組織了以 “人文生態和生態農業科技”為主題的京港粵三地小記者碧嶺生態村農村大採訪活動。
三天的採訪活動以人文生態故事《天佑真心》?主線,這故事圍繞著
“生物防治”的代表昆蟲小菜蛾和赤眼蜂的經歷,介紹“生態村”的生態農業科研成果,以及生態視野的綠色教育理念和實踐。
小記者在20多位華南農業大學專家學者的指導下,實地考察了碧嶺生態村農業科研基地、江門市新會有機稻米基地和深圳市寶安有機荔枝基地,並對華南農業大學的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的採訪,瞭解了我國有機農業?業化的最新科研成果。
活動中小記者還以《天佑真心》故事?藍本,通過兒童劇和繪畫等形式、在生態視野教育團隊的帶領下,感悟人文生態的理念:“自然界的生命都有自己生存的空間和權利;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應該和諧相處。”
這次參加的小記者團隊包括:
北京《中國少年報》代表
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
香港明愛堅道社區中心
深圳至卓文心學院代表
三日的採訪活動:
探索現代農業科技──碧嶺生態村科研基地
 |
 |
 |
 |
京港粵三地小記者團在碧嶺生態村 |
邁開大步,踏上征途
京港小記者團向碧嶺生態村進發。 |
“我是來自香港的小記者林灝濱,……” |
曾玲教授(紫衣):“生態村參觀採訪的第一站是……” |
|
 |
 |
 |
 |
小記者們專心聆聽專家的講解。 |
全神貫注,捕捉昆蟲的動態。 |
張茂新副教授:“第二點,就是……” |
小記者白雲佳問:“照得還可以嗎?”
張維球教授:“讓我看看……” |
|
 |
 |
 |
 |
“看,就是那個!” |
齊來參觀戶外展覽區 |
張茂新教授說:“跟我來!一起到下一站!” |
香港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校長(右二)鄧薇先博士親自率領小記者參與活動。 |
|
 |
 |
 |
 |
一齊來參加田間考察 |
大自然就是教室 |
"這小蟲叫什麼名字?" |
大開眼界,心情愉快 |
|
 |
 |
 |
|
“歡迎香港小記者,讓我給您結紅領巾” |
京港小記者互行隊禮! |
來與老教授合照,
好榮幸呀! |
|
|
城鄉互動:新會有機稻米基地
 |
 |
 |
 |
生機蓬勃的有機水稻田,農村養育城市:請品嚐美味可口的有機農產品 |
著名昆蟲學家李麗英教授給小記者們講課。 |
張群英經理給大家送上美味可口的有機米。 |
難得的學習機會:小記者親炙老教授的指導。 |
|
 |
 |
 |
 |
滿有特色的教室。 |
城市與農村小記者準備互贈禮物 |
城市反哺農村:奉贈精神食糧——《中國少年報》 |
在生產有機米的大本營留影 |
|
用自己的畫筆描繪新農村:寶安有機荔枝基地
 |
 |
 |
 |
“讓我們用畫筆記錄這幾天的經歷……” |
“哎喲,這個任務還挺不容易” |
“好!就是這樣畫!” |
來自北京和平里四小的特級教師胡明亮老師親自指導小記者 |
|
 |
 |
 |
 |
大功告成 |
“這幅作品有什麼特色?” |
一起觀摩 |
胡明亮老師:“大家覺得這幅畫怎樣?” |
|
 |
|
|
|
團結就是力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