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變管理
9月19日本課程邀請了企業家、至卓飛高線路板有限公司董事長卓可風先生與我們分享他的企業應變管理經驗。
卓先生認為成功的「生意」必須具有「生機」和「創意」,每逢環境有變,各級管理人員便要接受新挑戰。而每個人的能力都有限,所以管理層的組織架構必須擁有隨時重組的應變策略和能力。管理其實最主要是管人,能管好下屬的工作,使每個人都能裝備自己,發展人與人溝通的技巧,才有機會在組織中發揮作用。所以企業的組織架構很重要,架構和權責清晰,企業的政策才可以有效執行,命令能夠下達,事情才會容易完成。如果下不敬上,上不能令下,就是管理失敗。
一般管理人員只可以應付五至七名下屬的直接報告,因為每天工作時間有限,上司要與下屬有溝通和發指示,人太多就不能兼顧,最終會失控。如果業務擴充,管理層的工作要變得更專,各獨立部門共同協作的模式能使到分工更精細,各層管理人員比較容易管好自己的直轄下屬。
談到評價企業管理的優劣,卓先生特別要大家注意處事的「效率」(Efficiency)和「有效」(Effectiveness)的分別。效率講求快捷,對下屬要求在合理的時間完成任務;有效卻是要求任務完成了之後能對企業發揮出真正的效益。事情先要做到「有效」,然後講「效率」才有意義。
架構改組計劃和執行時需要考慮四點:客戶滿意度(Customer Satisfaction),效率和有效(Efficiency
& Effectiveness),員工的不滿情緒(Staff Grievances)和財務成績(Financial
Performance)。為免在改組時對員工做成心理衝擊,管理層要有知人的能力,並且需要經常補充新知識,對下屬嚴厲批評的同時更要盡力給予幫助,這樣批評才有意義。最重要是讓下屬能主動表達自己,看清自己的強項和弱項,能加強互動以及善用自己的能力。
卓先生還與我們分享書本上沒有的實踐管理經驗,讓我們投身社會之前,能對大企業的管理層有一定的認知,明白成功的管理層對自己和下屬的要求。原來先學會做個好下屬是一門很有用的知識,可以啟發我們加快適應工作環境、提升工作能力。 |